透光性是大棚专用编织布的核心性能之一,直接影响作物光合作用效率、生长周期及果实品质。其设计需平衡透光率、光线分布与功能需求,具体要求如下:
一、基础透光率标准
常规作物需求:普通蔬菜、花卉种植要求大棚专用编织布透光率达70%-85%,确保充足光照促进生长。例如,番茄、黄瓜等需光作物在此范围内可实现高产。
弱光作物适配:部分喜阴植物(如部分菌类、叶菜类)需透光率50%-60%的大棚专用编织布,避免强光灼伤叶片。
特殊场景调整:育苗期或高温季节,可选用透光率40%-50%的浅色大棚专用编织布,降低棚内温度,减少蒸腾作用。
二、光线均匀性与漫散射
避免直射灼伤:好的大棚专用编织布需通过特殊编织工艺(如加宽经纬线间距、添加透光涂层)使光线呈漫散射分布,减少作物顶部灼伤风险。例如,草莓种植中,漫散射光可促进果实均匀着色,提升商品率。
深层透光性:针对多层栽培或高架种植模式,大棚专用编织布需保证光线穿透至中下部植株,避免下层叶片因光照不足而黄化。
三、透光性与功能的平衡
防草与透光兼顾:黑色防草大棚专用编织布透光率需控制在10%以下,以控制杂草生长,同时通过特殊工艺(如单面涂层)确保底部不透光,顶部保留微弱透光性供作物生长。
保温与透光协调:冬季使用的加厚大棚专用编织布需在保证透光率(60%-70%)的同时,通过材料密度设计减少热量流失,实现“透光不透冷”。
四、耐老化与透光持久性
大棚专用编织布需添加抗紫外线剂,防止长期暴晒导致材料黄化、脆化,透光率衰减率应低于15%/年,确保3-5年使用期内光照条件稳定。